万事万物PDCA——读《OKR工作法》有感

2022-07-21 11:21:00
佚名
转贴:
新浪微博
842
 《OKR工作法》这本书和以往的管理类书籍很不一样。它是以一家公司在创业阶段的发展经历为主线展开,使这本书读起来像小说一样。在书中,通过实施OKR工作法解决了这家公司遭遇的战略方向问题、团队合作问题、组织方式和日常绩效推进等问题。在一个个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中,作者形象具体的描绘了OKR工作法的应用场景,最后又总结说明了OKR工作法的一些理念、操作指南和注意事项。

通过阅读这本书,帮助理解OKR工作法(objective and key results),即目标和关键结果,是一种目标管理方法(MBO,management by objectives)。主要内容是在团队内指出明确的发展方向,为所有人提出明确的努力目标,同时说明达成目标的标准,提出量化、具体的关键结果,从而推动团队目标的达成。这个方法不仅适用于团队,也适用于个人;不仅适用于商业目标、组织工作,也适用于个人发展、日常生活。

透过对OKR工作法探究一番,我发现这不就是我一直坚信的万事万物实践的绝对法则——“PDCA”吗?这就是制定“好”计划,落实“好”执行,开展“好”检查,并进行“好”持续改进啊!但是,OKR工作法根据很多组织活动实践情况,确实在如何做“好”PDCA这件事上,进行了非常具体的指导。总的来说,OKR工作法在实施中有4个需要重点关注的环节。

一是绝对聚焦、坚守初心。

我们工作中经常能遇到这样的人,从领导那里领受了任务,马上干劲十足的投入到实施当中去。可是往往干了一段时间,就发现干不下去了。回过头来再看看,原来最初根本不清楚任务的目标和具体要求是什么。OKR工作法的本质就是面向目标的工作管理方法。明确了目标,才具备实践的基础。首先要制定目标。没有目标就没有方向,转一圈还是会回到原点,本质上做功为零。其次要制定真正重要的目标。不要自欺欺人的去设立一些奇怪的目标。在有些情况下,把一些本来不太重要的事情设定为目标甚至比没有目标对组织的伤害还要大。它将直接带领组织走上歧路。并且要制定明确、可行的目标。好高骛远或者含混不清的目标,都不是好目标。定一些不切实际的目标,长期达不到,就会带来很强的挫败感,而含混不清的目标,让人根本不知道怎样算达成,不知道如何达成。这些都失去了目标本来的意义。


二是结果导向、过程自由。

OKR工作法中,要在目标之下设定具体的关键结果,作为绩效考核的依据。对我来说,最好仅此而已。我们大多数人都有一个慈爱的妈妈,从小就在我们身边唠唠叨叨的说我们要好好读书,又会反复叮嘱我们读书读三遍,每个字都要读懂,记不清楚的要用笔写下来……这样事无巨细的交代,我们每个人都会照做吗?听了以后就会把书读好吗?书中有句话我专门摘抄下来——“只告诉下属要什么,不要告诉具体怎么做,自然会得到满意结果”。除了一些对过程管控极其严格的场景外,在设立一把精密的绩效考核尺之余,充分调动团队的主观能动性,将能出人意料又令人满意的推进任务。


三是跟踪进展,及时纠偏。

前面刚刚才说了过程自由,这里又提“跟踪”和“纠偏”。但其实并没有冲突。自由不代表失控。我记得小时候很痛恨写命题作文,觉得是对我灵感的扼杀,总是和老师争辩“我是写散文的”。可是真提起笔来写散文,洋洋洒洒几页纸,却离题万里、不知所云。读了不少大家名作以后,才渐渐体会到了“形散神不散”的精髓。要事事有关联,段段有呼应。在任务执行中也当如此。为实现目标,每一个关键结果下会设有若干里程碑,设置一定的执行周期,设置一些约束条件。我们需要跟踪检查执行进展和里程碑实现情况,出现偏差及时调整,才能确保任务始终在轨道上运行。


四是密切沟通,保持共识。

在任务执行过程中,需要始终和团队所有的人,以及所有的外部干系人进行密切的交流,将任务中所有的考虑都进行充分沟通。大至项目目标、规划理念,小至设计细节都不能放过。任何一个细节的疏忽,都可能触碰到某一个干系人的底线。另外,沟通不是一蹴而就的,因为理解是一个不断加深的过程。只有反复沟通,确保大家的认知在一个基线水平上,才能使团队形成合力,为实现同一个目标而努力。


 
当然,OKR工作法还有丰富的特性。其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关键结果的信心指数。OKR工作法实施过程中,在量化关键结果这一环节时,要求同时设立信心指数,表明达成这一关键结果的信心。通过设置信心指数,并在过程中持续跟踪它的变化情况,可以评估关键结果设置是否合理、可行,团队执行状态是否积极有效。如果一项关键结果的信心指数超过80%,则说明任务设置过于平淡,如果低于30%,则说明任务可能极具挑战性。我们一直说没有成长就不会真的快乐,但是重复的去做一些自己有把握的、手到擒来的工作是不会成长的。只有那些真正有难度、有挑战性的任务,才能充分激发斗志,发掘潜能,推动成长。从刚一读到这个方法开始,我就觉得很有启发,并且这几天一直在实践。这个方法不仅帮助我修正了日常任务的设置,使我对个人发展方向进行了理性思考,还促使我和BOSS进行了一次关于项目执行的深入交谈,进一步明确了项目走向和一些实施细节。